“我那个在德国的朋友,前几天发来一张电费单,居然是笑着的。”他说,自从在屋顶铺满了那些板子,感觉像是把电网公司给炒了。这事儿好笑的地方在于,让他能这么硬气的玩意儿,是在几千公里外的中国工厂里造出来的。
我们对能源的想象,好像总还停留在上个世纪。一说起来,就是中东的油田,西伯利亚的管道,还有海上那些冒着火炬的钻井平台。都是些大家伙,动静大,还挺折腾。可现在,真正搅动全球能源格局的,却可能是那些安安静静躺在屋顶上、没什么存在感的东西。
有人算过一笔账,数字很吓人。就2024年,中国出口的太阳能板,如果把它们的发电潜力全加起来,相当于把今天世界上所有核电站的一半给打包卖了出去。这还不够直观?那就换成石油。这些板子在它们的寿命期内能发出的电,换算成热值,大概相当于74亿到184亿桶原油。沙特一年的出口量,大概是25亿桶。你品,你细品。
于是,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出现了。历史上,一个国家要么是工业强国,比如德国、日本,玩命造东西,然后到处找能源;要么是能源大户,像中东那些国家,家里有矿,靠卖资源过日子。两边的角色分得很清楚。可中国现在干的事,是把自己变成了第一个既是“世界工厂”又是“能源大户”的存在。它一边消耗着海量的能源来维持生产,一边又用生产出来的东西,向全世界输送能原。
这跟卖石油是完全不同的逻辑。石油是挖一桶少一桶,是存量生意。卖给你,你就得一直买。但太阳能板不一样,它卖给你的是一个工具,一个让你能在未来二十多年里自己“开采”太阳能的工具。相当于卖给你一口不会枯竭的“油井”。这等于是在动摇过去几十年建立起来的能源秩序的根基。
当能源不再只是地下挖出来的资源,而更多是工厂里造出来的工业品时,很多事情就都变了。决定谁有话语权的,不再仅仅是谁家的储量更丰厚,而是谁的生产线更高效、成本更低。过去大家比的是谁的钻头更深,未来可能要比谁的车间更大。
所以,别再只盯着那些油田和管道了。说不定哪天,衡量一个国家能源实力的标准,已经悄悄从它的地下储量,变成了它厂房的屋顶面积。
未来世界的权力地图,或许正在被这些沉默的板子,重新绘制。
传金所配资-安全股票配资公司-可靠股票配资网-配资网站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